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73课:“二不”尚书范景文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1-06-28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在王子的前面微信公众号故事中,发布过一钱太守刘宠,三汤道台汤斌,四知先生杨震和五代清郎袁聿修等古代廉洁官员的榜样,而独缺明代的范景文,今日将其补上,因其以“二不”告示列于其中,被称为“二不”尚书,应列入其中。范景文公开“不受嘱,不受馈”的行为,既是告诫他人,也是一种自警,一种自保,更是一种自律的宣言。值得官员借鉴仿效。

范景文(1587——1644),字梦章、思人,别号质公,河北吴桥人。范景文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范永年,曾任南宁知府。范景文4岁能文,14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历任文选郎中、河南巡抚、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要职。他位尊权重,却清正廉明,从不以权谋私。范景文以名节自励,从不收人贿赂。只要是有德才的人,他却是无私相助。一位曾行贿不成的人对他说:“当官不谋私利,古今难觅了,你为何难为自己呢?”范景文斥责他说:“最大的私利,乃是保全生命,我不收贿赂,正是为此。你只见其利,不见其害,我为你感到羞愧!”

据记载为表自己的清廉之心并杜绝亲朋好友的请托,他特在衙门堂鼓边放置了一块牌子,上书“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并放言,倘有人违犯,莫怪他翻脸无情。老百姓交口称赞,尊称他为“二不公”或“二不尚书”。同僚中的正直之士以范景文勤政廉政为内容撰成一联,上联是“不受嘱,不受馈,心底无私可放手”,下联是“勤为国,勤为民,衙前有鼓便知情”。

范景文在绘画和文学方面,皆有造诣。他的绘画作品《五柳大夫图》,流传到今天,成为绝世名画。范景文著作颇丰,有《开心札记》、《餐冰斋诗》《味元堂诗稿》等十六卷,《律师十六条》,《范文忠集》等十二卷。他做的《西湖》诗:湖边多少游观者,半在断桥烟雨间。尽逐春风看歌舞,凡人着眼看青山,被广为传诵。

很多官员上任伊始都是想有所作为而且也想作为清官,但是却过不了人情关,这人情关来自于提携自己的老领导,来自于有养育之恩的父母兄长,来自于少年贫贱时的挚友,还来自于方方面面,官员接受请托后自愿或违心地违背了原则,触碰了底线,有的出于对以往的感恩,有的出于对现实的妥协,有的则出于未来的提携的算计,因而不愿受嘱又不能不受嘱,不愿受馈又无法不受馈,亲情、友情、往日情,上下左右将来情,在中国式的“情网”包围和包裹下,陷入其中而不能自已,更不能自拔,徒有感叹“为官不自由”而无法自拔。明代范景文能在为官时把这些都想通透,做在前,这是值得为官者学习借鉴的啊!看似不近人情,实则看破人情,高挂“免战牌”,既可减少无由之忧,又能免祸自保,这是在精明之上的高明,也是为官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