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69课:张养浩的《为政忠告》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1-05-31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身为当朝官员却感慨叹喟人民的深重灾难,敢于公开写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词句,这样的敢说敢为性格非齐鲁之乡的张养浩莫属。甚至连元英宗看过其力劝皇帝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的奏疏之后也说:"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则可以看出张养浩在时人心目中的正直形象了。除了同情人民的苦难,张养浩遵循儒家学说,形成《为政忠告》三篇,代表了他一生主张为官清廉的思想。作为政治家的张养浩和作为元曲大家的张养浩,贡献同样突出。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自称齐东野人,济南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历任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辞官归隐,朝廷七次下诏让其复出当官,他六次拒绝。但在天历二年(1329)因关中大旱,他却不顾年已花甲而又复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前去救灾,在赴任途中写下哀民生之多艰的绝唱《山坡羊·潼关怀古》,其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尽老百姓的艰辛和世道的悲哀,他在救灾当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张养浩的出众才学来自于他的勤奋,据说他十岁时,读书学习非常用功,经常昼夜不辍,父母担心他太过用功累坏身体就制止他,而他白天把书默默地背诵,晚上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读书。在十九岁时游济南白云楼,作《白云楼赋》,一赋写就,当时人们争相传抄,山东按察使焦遂尤为赏识,破例接见年轻的张养浩,并推荐他做了东平学正。后来张养浩进京,长期担任监察官员,有一次,张养浩生病了,长官不忽木前去探望他。当他看到这位堂堂的御史台官员家中竟朴实无华,别无长物。禁不住脱口赞叹道:"此真台掾也!"

张养浩不是徒有文学之人,在堂邑县任职地方官期间,他带头捣毁各种滥设祠堂三十余所,并惩处强盗,保境安民,受到当地人民的称颂。就在此期间他写出《为政忠告》的第一篇《牧民忠告》,后来在任监察官时写下《风宪忠告》,在任中央官员时写下《庙堂忠告》,故《为政忠告》又名《三事忠告》,就是对地方官员、监察官员、中央官员的真诚劝告。《为政忠告》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思想、上下政务以及社会风气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后世的封建统治观念亦有相当影响。以《牧民忠告》为例,分述拜命、上任、听讼、御下、宣化、慎狱、救荒、事长、受代、闲居之要义,寥寥数语,尽得要领。比如在"事长"篇中,张养浩提出六条准则,即各守涯分、宁人负我、处患难、分谤、以礼下人、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他特意提醒官员,律己要严,待人要宽,当时很多地方官吏"家藏一书,遵而行之"。这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意义和价值。

儒家思想的教育熏陶使得张养浩充满人民情怀,他的大部分元曲作品中表现了勤政爱民兼善天下的人道精神和观照历史针砭现实的批判意识,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张养浩美善兼具的人格情操和拯物济世的高尚襟怀。正是这种精神的支撑使得他敢于多次进言犯上,元至大三年(1310),张养浩在监察御史任上,上了一封万言书给皇帝,直陈时政"十害"指责皇帝赏赐太多、刑禁太疏、名爵太轻、台纲太弱、土木太盛等,因为"言皆切直",结果为"当国者不能容",先是免除了翰林待制,后又编织罪名,将他贬为平民,朝廷气得宣布对其永不得复用。张养浩深知后果严重,遂改换姓名,出走大都返回乡里,这才有后来七次征招返聘而不愿复出的典故,因为朝廷七次征召他才返聘为官,他的住所后被命名为七聘堂

张养浩在陕西任上最终只做官四个月便去世,这四个月从没有回到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没有丝毫的懈怠。为了救灾他又鼓励富人家出卖粮食给饥民,为此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元代苏天爵写《七聘堂记》赞张养浩:"执法牧民为贤令,入馆阁则曰名流,司台谏则称骨鲠,历省台则号能臣,是诚一代之伟人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