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57课:当老百姓的官 ——叶县县衙对联中的廉政思想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1-03-08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在这一点上,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而且要终身牢记。可谓语重心长。无独有偶,在河南省叶县古县衙中,有幅对联,正好印证了总书记的要求与中华廉政文化一脉相承。

位于河南叶县东大街的古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是目前中国现存的古代衙署中惟一的明代县衙建筑。叶县明代县衙不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且还是一座五品县衙。县衙主体建筑有大堂、二堂、三堂、狱房、厨院、知县宅、大仙祠、虚受堂、思补斋等建筑。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叶县县衙悬挂有不少寓意深长、词语优美的对联,是前后历任官员自勉联合警示联。其中闪烁着光辉的中华传统廉政思想,至今仍起到启迪和警示的作用。

在叶县县衙卷棚中间的楹联是: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青年干部的教诲多么契合。很多人当了干部后,自觉身价倍增,要么觉得高人一等,自觉不自觉地脱离群众,把群众的正常诉求当成“麻烦“,把群众当成”麻烦人“,群众的事看成”“麻烦事”。要么长期享受优越的工作待遇与生活保障,而对民间疾苦漠不关心,对百姓冷暖不闻不问。甚至出现摆官架、耍官威、享受当“官老爷”,习惯于享受“特权”,一旦被从官位上拿下来,则茶饭不思,如丧考妣。这是从内心深处把自己和“百姓”隔绝开来的思想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流行“官场病”,我们必须像防范新冠病毒一样,提前打好“疫苗”,用传统文化的廉政思想,用党的宗旨为民思想来充实头脑。

为官不仅是不能脱离群众,更重要的是担好“官责”,“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说的是主政一方,要造福一方,不能当庸官、糊涂官、甩手官。无所作为,尸位素餐,是和横征暴敛、鱼肉乡里、公权私用一样的腐败,是更可怕的“看不见”的腐败。

叶县官衙大门楹联是:

“天听民听天视民视,人溺己溺人饥己饥。”

这个对联提示衙门之内的官员,做事要公道,上有天听天视,下有民视民听,正是古语“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是时任县令欧阳霖所作的自警联,他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根据叶县历史记载,欧阳霖曾在任六年,他办义学、修县署、定八景、纂县志,在叶县做了不少好事。

叶县县衙大堂楹联是:

“我如卖法脑涂地,尔敢欺心头有天。”

这是在提醒判案的官员,严守司法公正,一方面申明为官者应严格执法、主持公道,若不是这样,愿意接受一切处罚;另一方面则告诫涉案人员要遵守法纪,实话实说,否则天理难容。所以这副对联一方面警示“贪官”,一方面告诫“刁民”,对于当今推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滥用诉讼,恶意告状诽谤的风气不可长,那种“一封信,查半年”的滥诉,恶意举报信满天飞的“刁民”,也要有相应制度制约和制裁,对因假案吃原则、从严执法而被诬告的官员,也要有保护和澄清的措施。

县衙卷棚两梢间的楹联是:

“山色壮金银唯以不贪为宝;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

如果说前几幅对联强调了要“为民”,“公正”,那这副对联引用的典故强调了“廉洁”,所谓“公生明、廉生威”,在叶县县衙的几幅对联中得到全面昭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徜徉叶县县衙,品读廉政佳联,似乎能穿越时光,仿佛与古人精神对话,汲取中国传统廉洁思想的精粹,为民、务实、担当、廉洁,这些为官之“道”跃然而出!